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65128

哲学原理小故事【31句精选】

哲学原理小故事

1、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2、《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个喜欢养猴子的人,他常常省下自己的口粮喂猴子,不久家里的粮食所剩无几,他试图较少给猴子的食物供应,便于猴子商量道:”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站起来,十分生气。过了一会他改口说:”给你们旳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吗?”猴子们听了个个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3、第三,这个故事中,不仅仅是数量变化的量变,还体现了一种次序变动的量变促成的事物的质变。宋国的人和猴子商量说早上喂栗子三个,晚上四个的时候猴子不乐意了,于是改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于是猴子非常高兴。显然这次改口就是对次序安排上的变化,量变导致质变。

4、分析出质量变互变的原理不难,但是分析出次序的变动也是一种量变往往是小伙伴们容易忽视的问题。

5、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6、第二,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7、白马是白的,有其特殊性,但是它终究是一匹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它的普遍性。若它没有一般马的特征,它也就不是马了。违背遍性和一般性的。一,普遍性离不开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离开了普遍性就无所谓特殊性。白马是白的,有其特殊性,但是它终究是一匹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它的普遍性。若它没有一般马的特征,它也就不是马了。

8、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在《指物论》中他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具体的事物,它们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9、公孙龙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并不是马。关吏越听越糊涂,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10、相传我国历史上有个公孙龙,有一天,他牵着一匹马要过关口。根据当时国家的规定,马是不允许带出关的,于是,守关的人对他说:“先生,你人可以出关,但按规定马不能出关,请你把这匹马留下。”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而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经过一番舌战,公孙龙还是牵着马出关去了。

11、非马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龙(元前320--前250年)提出的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的确看到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矛盾对立的方面,看到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但是他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并且把这一方面片面地夸大,因而否认了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的方面,相互联系的方面。按着他的理论,既然一般和个别是相互对立的,一般也可以脱离个别而存在,一般可以不必包括个别,个别也可以不必列入一般。

12、一叶障目,拿一片树叶就可以挡住别人看见自己,眼光太狭窄了,不实事求是,不唯物主义呀。

13、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14、第一,这个故事中养猴子的人减少口粮喂猴子,显然是数量上的一种变化,我们哲学里称之为量变。量变会促成质变,减少口粮能让猴子和这个人生活的更久。

15、从寓言小故事可以看马哲原理。拔苖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16、其实,从唯物辩证法来看,马是共性,白马是个性,白马再怎么特殊,它也是马。

17、延伸内容: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人类的行为上,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的行为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影响,如果我们种下了好的行为,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18、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1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种自然规律和因果关系的体现。

20、庄子在说完此话后,紧接着又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原理是“因果律”,即每个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22、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遭到关吏阻拦。公孙龙辩解说:“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

23、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4、南辕北辙,本来要去南方,车子却上北去,多么没有方向感的人,多么愚蠢的人。

25、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哪些原理呢?

26、老子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矣。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他对弱的论述是:天下万物莫柔弱干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处上强大处下……这些论述说明了物极必反阴阳互变

2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

28、其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常常被人们提及,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但很多人常常把庄子要表达的意思误解为:生命短暂,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刻苦勤奋地学习。人生如白驹过隙,抓紧时间刻苦勤奋地学习自然很有必要,但这却不是庄子说这句话的意思。

29、刻舟求剑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30、这就是公孙龙所说的"故可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白马论》)。这样,就割裂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联系。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出发,势必将一般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其结果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本来是从对于辩证法的一定的认识出发的,可是,结果转化为辩证法的对立面。

哲学原理小故事

31、意思是说,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这样是很危险的。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哲学原理小故事【31句精选】

    友情链接: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