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83349

西湖的诗句-通用129句

西湖的诗句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君不见高楼大厦,西湖上沉浮。

7、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8、《题临安邸》宋朝林升。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2、汉曹明善《喜春来》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13、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

14、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15、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1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9、《双峰插云》(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两尖。

20、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白居易

2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22、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

2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4、横湖十顷琉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

25、宋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8、唐白居易《西湖留别》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9、唐李绅《重别西湖》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10、唐杨万里《秋山》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26、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南游吟草》现代·郁达夫

27、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北宋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2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9、诗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因为,西湖指的是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游览圣地,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曾在西湖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使杭州西湖闻名天下

30、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西湖的诗句

3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3、《念奴娇西湖和人韵》宋朝辛弃疾。

34、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

35、唐·白居易

36、《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朝柳永。

37、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38、螺女江头十万家,西湖十里碧莲花。——宋·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3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赞美杭州西湖的诗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夜泛西湖》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2《西湖戏作示同游者》3《桃花雨》4《》

4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2、《采桑子》宋朝欧阳修。

4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4、唐白居易《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5、〔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47、"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8、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49、有很多诗人都写过关于西湖美景的诗句。

5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1、”还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越山暮,若耶溪头系船树。

52、赞美西湖的诗词如下:

53、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54、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原文选段: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释义:菰和蒲遍布在茫茫的西湖里,晚上开的荷花被风吹的连露珠都是清香。远方的寺庙已经渐渐地传来了灯光,更加期待夜晚不见月亮的时候欣赏这美丽的西湖水。2、宋・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原文选段: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释义:身上春天的衣服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3、宋・苏轼《卜算子・感旧》原文选段: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释义:还是和去年的人,一起枕藉着西湖的野草4、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原文选段: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释义:记住在西湖的西岸,是春天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5、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选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释义:如果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一样,那么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55、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56、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秋山》杨万里

57、"翠峦迎客绕平湖,荷香清露透轻纱。"——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8、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59、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60、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

西湖的诗句

61、"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杨万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62、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63、宋苏轼《夜泛西湖》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64、曲院风荷[明]王瀛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双峰插云[清]陈糜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湖心亭[清]许承祖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平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涌金门见柳[元]贡性之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南屏晚钟[明]万达甫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花港观鱼[清]许承祖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西湖柳枝词[清]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西湖留别【唐】白居易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题��溪垂钓图【唐】罗隐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重别西湖【唐】李绅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晓出净慈寺【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忆西湖【明】张煌言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西湖杂诗【清】黄任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雷峰夕照[元]尹廷高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苏堤春晓[明]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曲院风荷[明]王瀛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湖秋月[宋]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涌金门见柳[元]贡性之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夜泛西湖[明]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西湖十景"经历三次定义(或评定),现说的"西湖十景"一般指2007年的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65、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66、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

67、五句赞美西湖的诗句如下:

68、"西湖歌舞几时休,暂时无事便归休。"——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69、毕竟西湖四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0、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71、钱塘湖春行

72、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3、《忆江南三首》唐朝白居易。

74、西湖晴雨画图间,坐倚阑干自解颜。——元·马臻《秋日闲咏》

75、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

76、《春题湖上》唐朝白居易。

77、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

78、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7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80、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81、《柳梢青(忆西湖)》宋朝姚勉。

8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84、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

85、春风吹散梅花雪,香满西湖载酒船。——元·王冕《素梅其九》

86、描写“西湖”的古诗,例如:

87、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88、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89、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喜春来》曹明善

9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的诗句

91、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2、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93、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94、关于西湖美景的诗句如下:

95、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96、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97、《曲院风荷》(王瀛)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98、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夜泛西湖》苏轼

99、这些诗句充分展现了西湖的美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0、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0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0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朝杨万里。

10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朝苏轼。

104、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

105、《菩萨蛮(西湖曲)》宋朝王氏。

106、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

107、间来撑小艇。割破楼台影。

108、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10、唐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四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112、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

113、《钱塘湖春行》

114、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11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16、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鳌4沽�阑干尽日风。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赏析: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真切动人。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最后二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全词取境典型,叙事抒情结合。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2.长相思・游西湖宋代:康与之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南有高峰,北也高峰,两峰之间,一片湖光锁在烟霭迷蒙之中。春天来了,面对美好的湖光山色,愁绪万千种。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郎的情意浓浓,妾也情意浓浓,妾坐油壁香车,郎骑青骢宝马,记得,在九里松初次相逢。赏析: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拔256.9米),风景葱倩,登临远眺,可以把西湖和钱塘江景物尽收眼底。北高峰在南高峰西北,遥遥相对,海拔314米,比南高峰略高。景观与南高峰不相上下。因为两峰景别致,故作者特别拈出,以概括西湖诸山之胜。―这样措词,也是词调格式的原因。“一片湖光烟霭中”句写湖。西湖光面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太湖那样壮阔,但水光潋滟,碧波荡漾,也颇为开朗。而且,湖上并非空荡荡的水光一片,白堤和苏堤象绿色的裙带,孤山象一块翡翠玉石;还有那亭台寺阁,桃柳梅荷;湖光如翠,四季宜人。在春天烟霭迷蒙中,就更显得绰约多姿了。“春来愁杀侬”句,因景生情。点出“春”说出“愁”。“春”是所写景物的时节,“愁”是景物触发的感情。联系前面三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西湖的水光山色,美丽动人,但这却只能引起我的愁思而已。此句十分关键,着此句而以上三句的意思始有着落,着此句而上片的感情意绪始全托出。结拍如此,可谓善始善终。过片转入回忆,交待愁思的缘故。“郎意浓,妾意浓”者,郎情妾意都一样的深厚浓郁也;在短促的句子中,连用两个“意”字,两个“浓”字,给人予深刻印象。叠句在词中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在此得到了高度的发挥。“油壁车轻”二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表述,写他们的初次见面。“油壁车轻郎马骢”这一句中有个典故:《苏小小歌》云:“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据说,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她常乘着油壁车(四周垂帷幕、用油涂饰车壁的香车)出游,一日,出游时遇到一位骑青骢马(青白色的马)而来的俊男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就吟了这首诗,约他到西泠(即西陵)桥畔松柏郁葱处(即她的家)来找她,结为夫妇。这里借用这个故事,来比词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浓情密意,以突出他们之间的浪漫情调。“九里松”是他们初见的地点,那地方是“钱塘八景”之一,为葛岭至灵隐、天竺间的一段路。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长九里,因此松阴浓密,苍翠夹道,是男女传情达意的好地点。当然,文学作品也允许虚构的,它可以虚构富于诗意的情景;故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首次相遇,是否郎骑骢马妾乘车,是否在九里松,都不必过分推敲。总之,下片词意,是女主人公回忆其与所爱的欢会。这首词,以西湖景物为背景,上片写现实,下片写回忆;通过叙述回忆中的欢乐以反衬现实中的忧愁,思妇情怀,宛然如见。据词谱,《长相思》为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是最短的词牌之一,要写好实不易。必须有隽永的意味,给读者提供充分的想象余地,实仍属佳作。但它的每句押韵和前后各重叠一个三字句的特点,给人的印象就特别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吴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这首词在这方面工力也不弱,详见上文论述。词的风格自然朴素,毫无斧凿痕迹,似民歌的天籁,如西子的淡妆,实仍佳作。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4.题临安邸宋代: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一作:浓妆淡抹)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117、《南游呤草》(郁达夫):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118、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19、四面望青山。浑如蓬莱间。

120、三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西湖的诗句

121、"一番湖色一番新,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次韵章质夫龙湾南越亭即事》

122、青山明月共流水,岂不美哉此情狂?”。

123、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12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25、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126、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127、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28、〔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9、《平湖秋月》(孙锐)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州。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西湖的诗句-通用129句

    友情链接: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