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86814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名言-摘抄50句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名言

1、生命中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

2、由此来看,民众对于少数派言论的不容纳,实际上是他们对自己权力的放弃。随着这种事件的增多,被放弃的权力也增加,最终会导致民主制度的终结。

3、这些经典语录反映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对于人们的思考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4、“知识就是力量。”

5、苏格拉底名言之五:“教育的真谛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6、“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7、活在世上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做一些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

8、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走进麦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直到苏格拉底大喝一声:“你们已经到头了!”弟子们才如梦初醒。苏格拉底说:“究竟地里有没有一穗是最大的呢?”弟子们说:“肯定有。”苏格拉底点了点头:“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找到最大的一穗?”“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若有所悟:人的一生不也是在麦地里行走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稻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呀。

9、权力意味着选择,没有选择的余地就谈不上权力。选择的范围越大,权力就越充分,反之,权力就越微弱。

10、至于现在的我们,看看各处的网掐就知道了。平心静气讲自己观点同时尊重别人立场的有多少,不容异己把看法不同者称奸称敌的又有多少。民主,是最美好的东西,但我们离它的确还非常遥远。

11、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言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苏格拉底的一些经典语录:

12、苏格拉底和徒弟麦穗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的道理:

13、幸福源于智慧。

14、苏格拉底之死所以引起我们惶惑,细想起来,倒是因为雅典人尚有节制。整个事情看起来很孤立,偶然性很大,而在另外的民族,例如大革命时的法国,类似事情会演变成对异端和政敌的大规模镇压,民主遂迅速崩溃,这时我们就认为祸首是极权,也就心安理得得多。但在雅典,这次残酷的杀害成了不折不扣的民主制的作为,在严格遵守的民主程序和事前事后民主制运行有条不紊的衬托下,事情愈发显得荒唐。

1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不思考生活是无意义的。

17、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8、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19、所不同的是,这些人似乎并不承认这一点,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对于本专业之外的事情也无所不知,具备超越于常人的智慧。当看清了这一点之后,苏格拉底领悟了神谕的意义。与政治家、诗人、工匠自负的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相比,苏格拉底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种认识其实就是对于自己的“知”,就是智慧。

20、苏格拉底名言之三:“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21、如果我们抛开其中的神学迷信意味,不难发现这一命题对人类的启示。与自负与傲慢相比,谨慎的谦卑也许更具有智慧,它至少可以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难以企及的奥秘和难以理解的神奇,我们更不可能成为全知全能的神。

22、“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23、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即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其中:讥讽就是使对方限于自相矛盾,无词以对的状态,承认自己无知;助产术就是帮助对方自己找到答案;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4、我想,老天再怎么不公,也不至于天差地别,只把机会赐给某些人群,而对其他漠然不顾。恐怕是,有的人群抓住了权力,便再不放开,而有的人群虽然权力到手,却又立即抛弃,由于他们的偏狭和不相容纳。

25、“一个没有思想的生命,不值得活。”

26、苏格拉底先后同城邦中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以及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们进行谈话,这些人都自认自己具有智慧,并以此为荣。然而,通过交谈,苏格拉底发现,其实这些人并不拥有智慧,他们至多是在某一方面拥有高超的技巧与相对丰富的知识。例如,政治家擅长论辩,工匠擅长工艺,而诗人的作品则依赖于他们的天性和灵感。但是对于诸如什么是善、什么是美这类与智慧相关的问题,他们和苏格拉底一样无知。

27、民主制,即以民意为最终的裁决。如果剥夺了个人说话的权利,怎么判定民意呢?“民”没有口,有口的是一个个的人,民意只能通过个人的言论来表达。当然可以这样解释:既然是多数票决定的,就表明该言论不是民意,所以剥夺无碍。但是显而易见,以惩罚为手段的“剥夺”,不仅仅是不予采纳,更是禁止发表;或曰,取消了该言论的动议资格。其结果是,对该言论重新进行选择的权力丧失了。

28、“你可以用一生去等待最完美的爱,但是你能用一生去等吗?”

29、苏格拉底名言之四:“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30、苏格拉底经典名言之二:“我们需要的越少,我们就越近似上帝。”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名言

31、“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32、“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33、苏格拉底和麦穗的故事。

34、即使我不生活在雅典,我也会选择思考。

35、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善于运用启发式对话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6、“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37、“美德不是生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实践获得的。”

38、“一个人的品格不是由他的成功或失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行为和思想决定的。”

39、我们可以设想:能不能订一条戒律放在那儿,不准民主制在运行过程中做出此类裁决,以维持制度的圆满和稳固呢?似乎不行。既然是以民意为最终裁决,那么任何民意以外的东西,都不能超越它,否则就违反了基本的原则。况且在实际当中,一纸空文有何约束力,须有切实的力量作为保障才行。而如果在民意之上存在一个可以否决它的力量,这样的体制也就不是民主制了。

40、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选择度。我们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过程中,应为自己定好坐标,通盘审视,在适宜自己发展的情况时就要当机立断,莫要迟疑,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束“麦穗”。

41、“智慧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42、其实,一个自满的心究竟还能装下多少智慧的果实呢,也许,能够低下头来,学会谦卑与敬畏的人,才能拥有无限的智慧。

43、苏格拉底经典名言之一:“最热烈的爱情,往往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44、凯勒丰回来后就将神谕告诉了城邦的人们,苏格拉底听到后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从来都认为自己什么智慧都没有,而现在神谕却说他是最智慧的人。然而,神是不会错误的,更不会说谎。于是,苏格拉底陷入了沉思。经过很长一段的苦思冥想,他想到了一个求证这一神谕意义的办法,就是去找那些以智慧著称的人谈话,从中寻求答案。

45、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46、于是,只能乞灵于人自己了,乞灵于人们自愿地不做出这样的裁决,乞灵于人们的宽容与良知。换句话说,民主制度本身不是自足的,它有一个缺口,因此它是一个历史性,它只能被特定的人群拥有,如虽然杀死了苏格拉底,却仍不失宽宏大量的雅典的人们。(老猫网友把贝壳放逐法看成对个人权利的不尊重,有点委屈雅典人了。这座城邦用此法解决政争,长久地避免了内部的流血冲突,许多别的民族即便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

47、在苏格拉底看来,神谕的意义就是要借由自己的名字告诉人们,要看到自己的无知,乃至人的无知,从而认识到只有神才拥有真正的智慧。

48、通过摘麦穗懂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要把握机会,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

49、一提到苏格拉底的死,就有说不出的遗憾,真希望没这回事,希望杀他的是个独裁者而不是民主制。但是历史板上钉钉,他就是被“人民”杀死的。于是又千方百计的寻找其中缘故,总要寻出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才甘心,实际上那心思是替民主制开脱,极不愿它担了这种罪名,怕污了它的清白。不过又谈何容易,因为无论如何解不开这个结:民主制的基础,正是言论自由,一个能够毁掉自己基础的制度,是合理的吗?

50、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一教育理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是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名言-摘抄50句

    友情链接: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