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92259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精选160句】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1、心即理,说的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知行合一,是心即理世界观下的行为规范;致良知,是目标和效果;惟求其是,是检验标准。

2、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3、——摘自王阳明家书《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4、【原文精读】

5、译文:胆色过人,且心志上刚正无阿,即便眼下情势偏弱,也可在不远的将来成功转化为强势有力的局面。

6、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7、杨震说话的重点并非在责备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自治”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自律自治能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有亏吗?

8、要理解王阳明的这句话,就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体系:

9、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10、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11、一贵一贫,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12、译文: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从他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得”,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给予他人东西,也是一种“取得”。

13、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14、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15、译文:那些看似坚硬可靠的牙齿在我们老年的时候一一脱落,而看似柔弱的舌头却一直能够保存下来,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柔弱、柔软、柔顺的事物比那些看似坚强刚健的事物更有持续力和生命的韧性。

16、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17、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气”轶事:明代有个才子解缙,小时候住在一个做官人家曹尚书的对面。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竹园。解缙年纪小小,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竹林,十分畅快,写了一副对联:

18、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的有识,大业可成。

19、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惟求其是。

20、王阳明的一生,恰好就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最容易受外在环境的裹挟,被众人的意见左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21、【释义】

22、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王阳明不认为只有静坐、静修才能养不动心。王阳明所说的定是人间的大定、大清净。他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3、王阳明《传习录》中关于花开的论述引无数名流争论,其原文是这样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24、于是,阳明开悟出一种认识论,才得以找到成圣的方法论。

25、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26、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27、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28、有批评为“唯心主义”者,也有推崇为“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阳明心学几近于道,心本论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几近于禅。

29、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

30、译文:抓住提网的总绳撒网,网眼自然而然就打开了,抓住事物的根本,那些细枝末节的也就自然会跟着顺从了。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31、译文:因为对方有势力而极力巴结的人,一旦对方失势,交情也就说断就断了;因为对方有财帛利益而去结交的人,一旦对方利益散去,所谓朋友间的情谊也随风而散了。

32、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南镇去游玩,这个朋友指着山上一棵花树问王阳明:“你平时说天下没有心以外的事物,这棵树我原先没有看见过,一直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何关系呢?”王阳明回答说:“你未曾看见这棵花树时,心里就没花树的感觉,现在你看见了花树,便产生了关于花树的感觉,可见,花树还是不存在于你的心外。”

33、汝在家中,凡宜从戒论而行。读书执礼,日进高明,乃吾之望。

34、王阳明的这句话,表达的是人类知识体系对于人类的意义——没有进入人类知识体系的客观事物或规律,对于人类是没有意义的。即知识应用价值。

35、你在家里,一切应该遵从训戒来行事。勤读诗书、执守礼制,一天比一天进步,这才是我对你的期望。我平生讲学,就“致良知”三个字。仁,指的是人心;良知而引发诚意、真爱、悲痛、忧伤,这就是仁,没有诚爱恻怛之心的,也就达不到良知了。你看到这里,应该加以好好的省悟。

36、如此,恰需要王阳明心学。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正是需要找到自己的定盘针。

37、斗气,意气用事。赌气。意为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38、现代社会充斥着财富和权力欲望,对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追求永不满足。这一系列的不满足,让人们焦躁不安压力骤升。与之相伴的是犯罪率、自杀率、离婚率、精神病率的不断上升。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颓废,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39、马尔代夫风景很漂亮,可没有去过马尔代夫的人,如古代中国人,马尔代夫再漂亮,他们不知道,也是毫无意义,即所谓”同归于寂“;当你去到马尔代夫,才会有马尔代夫太漂亮的感悟;

40、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胜刚。

41、——摘自王阳明家书《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42、;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43、即:在现有知识体系下,在实践中应用现有知识去创建公平而正义的社会,并以客观实践结果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

44、译文: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好比名利声色),是世间罪恶产生的根本;无欲无求或者少欲少求的,才是世间善念的基础。

45、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外在事物所影响,导致情绪激动,慌乱,惧怕,对心智产生干扰,思绪出现较大波动,方寸策略就会乱,应对措施也会出问题,最后结果往往是一团糟。

46、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47、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48、心即理,反对的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反对的是理学提倡的先格求理然后再行动的观点;致良知,是知行合一所要达成的目标和做事原则;惟求其是,说的判断标准。

49、“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50、心学既是一种唯心的认识论,也是一种做圣人的方法论。方法论建立在认识论上。因为《大学》给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成圣说,但从孔子时代到王阳明时代,将近两千年公认的圣人只有孔子、孟子、朱子三个,大家读的都是四书五经,却谁都跨不过圣人的门槛,可以说修身成圣说实在是太不具有可操作性了。

51、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52、“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53、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54、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55、很多人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高兴,心想,竹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意教仆人把竹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心,又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没想到,解缙又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

56、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57、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以虚作满,以无装有,忌讳自己所没有的能力,忌妒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讲大话骗人的人,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特别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人吗?有不鄙弃轻视他的人吗?他固然可以用这些欺骗人,别人果真就会被他欺骗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人吗?假若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坚定意志努力行动,勤学好问;称赞别人的长处而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乐观和蔼,平易近人,表里如一的人,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非常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人吗?他固然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并且不求超过他人,别人果真就认为他没有能力?有不尊敬崇尚他的人吗?

58、勤读书,要孝悌

59、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60、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61、你没有看花,花的盛开或衰落就没有意义。

62、曹尚书无端毁了自家竹林,又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人不利己,可见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63、王守仁,汉族,字伯安,别号阳明。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文章名篇主要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王文成公全书》、《朱子晚年定论》、《五经臆说》、《世德纪》等。

64、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65、译文:细节决定成败,不在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保持警醒,谨慎小心处理每一件小事,早晚会因那些处理不周的小细节而贬损了自身原有的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良好声望,自毁了优良品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不得不慎。

66、乍一看,没错吧——但这种理解是机械而片面的理解。

67、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68、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69、译文:君子生活在这世间,做的是他们可以做的那些合法正直的事情,不做那些不可做的违法乱纪、邪门歪道的事情。

70、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71、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72、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73、《传习录》在阳明心学中地位究竟有多高呢?差不多相当于《圣经》在基督教中的地位。

74、译文:人的种种智慧中,没有一种能够比识人、懂人的能力更困难的;人的痛苦也没有大过远离偏私之心的。

75、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76、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77、译文:那些阿谀谄媚,喜好逢迎巴结权贵的人,都是君子所看不起的。但为什么就是这些所谓的被君子看不起的人会处处得到利益好处、左右逢源而很少发生意外和不测呢?那是因为主上领导需要他们。

78、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扬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每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79、王阳明的心即理,是要求知道多少原子弹的知识就先做,边做边研究和改善,最后慢慢做出原子弹。

80、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81、心即理,是解放思想,强调要先做不要等;知行合一,即知识应用,不要蛮干;致良知,是方向,不要迷茫;惟求其是,是检验标准。

82、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83、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84、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85、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86、“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来看花时,花的盛开对你才有意义,你才会有这花开得真漂亮的认识。

87、《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黄帝内经》上也说“饮食有节”,这是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88、译文: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即为道。按照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可成万事、立生命;违背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

89、昔人云:“脱去凡近,以游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识之!

90、译文:上苍赋予万物生命之机,有出生就必有死亡;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一枯一荣之间反映的是万物交替,恒久不变的还是世间的大道规常。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91、译文:人事物将来的好坏成败都有其外示毫末征兆。如同看到一片叶子的飘落,就可以推知秋天的来临;看到低洼地里的水冻结成冰,就明白数九寒天到了。

92、心静了,才能听见心底的乐声,心清了,才能懂得万物的灵动,若如,你心没有动摇,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把你我怎么样。王阳明参加第一次会试,没有考中,落榜了,三年后,再次参加,再度落榜,和他同去的一些同学,觉得好几年也没有考中,感到很沮丧,屡屡不中而感到耻辱,王阳明却不以为然:我不会因为考试不中而感到羞耻,反而会觉得因考不中而动心感到羞耻。

93、古人说:“要远离那些庸俗的人,应该与那些高明的人交朋友。”这句话说的好,足以作为警示,你们这些小孩子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94、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弃,自强者成。

95、简单举例:以造原子弹为例。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必须要先研究出一整套制造原子弹的技术才能进行制造原子弹。但如果先有如何制造原子弹的技术才去制造,原子弹永远造不成功。

96、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97、译文: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总是以谦恭好礼、守法合矩的态度自处;那些骄傲自夸、好独断专行的态度,都是会给行事带来灾祸和不测的啊。

98、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吾惟幼而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迨今中年,未有所成。尔辈当鉴吾既往,及时勉力,毋又自贻他日之悔,如吾今日也。

99、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00、王阳明心即理和朱熹格物致知,谁对谁错?

101、要读王阳明,推荐大家看一看《传习录》,上面的语录大多收录在里面。

102、译文:金石美玉布满华堂,看久了也就不觉得有多么珍贵了;兰花蕙草长满庭院,处久了也就闻不到花香幽雅了。所以说啊,这新鲜有趣的东西能讨人喜欢,一旦熟稔了也就难免感到厌弃,君子应该以之为诫。

103、严格来说,二人的观点没有对错。朱熹的格物致知,适用的是一般人,即所谓的劳力者,先学习然后按照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即应试教育模式;王阳明的心即理,适用的是高智商的精英,即所谓的劳心者,边学边做边改善,即素质教育模式。

104、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

105、现在来看王阳明语句的意思。首先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的存在和人的意志有关系,而是注重人的知识体系对人类的意义。

106、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107、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108、学谦恭,循礼仪

109、译文:一朝富贵一朝贫,都经历过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知道什么叫做世态炎凉;死生一线之间都经历过的人,更能确切知晓亲友间的交情深浅。

110、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王旦听后,也不生气,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111、王阳明家书

112、这些思想,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依然是主流。

113、毋责人,但自治。

114、要想遇事不乱,就要恢复心之本体,情绪来时,我们只需知道情绪来了,觉知着它,然后就随它去,情绪自己就会慢慢平复。

115、单纯的看这句话,就是中学教科书的机械理解:花的存在,并不以你是否看花而转移;你看花,花存在,你不看花,花依然存在。客观物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

116、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117、结婚纪念日、生日等,对于其他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你而言,因为结婚或出生这个认知而让觉得很有意义;

118、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弃自强者成

119、译文: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对于领导,擅于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当重要的功课。一个明智的用人者,应该尽量让人才处在适合他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而避免让其处在不合适的地方;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对方的长处发展对方最有优势的环节,让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事业,利于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点,而不是抓住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120、如电,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人类没有关于如何利用电的知识,电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121、如名人故居,是因为名人,这些建筑物才有意义,没有这些名人,这些建筑物就是建筑物,毫无意义。

122、中学教科书把这句话作为经典的唯心主义进行批评,实则特错特错。

123、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124、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把聪慧机警敏捷为上选,而是把勤奋踏实、谦逊低调作为首要条件。

125、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官阶,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126、【故事今编】

127、至于戒游戏,则主要是立志。游戏一类令人玩物丧志。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如果一个人沉迷于游戏嘻乐,日子长了,志气都消磨尽了,最终也难成事业。

128、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29、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130、(朋友问:您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万皆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131、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132、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

133、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134、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

135、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

136、在现有知识体系下应用知识改造社会提升人类幸福水平,这是王阳明的阳明派思想的核心所在。不是等了解全部知识才去做,或者不了解就不去做。

137、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他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138、《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139、一贵一贫,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140、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141、译文:在使用人才这个大问题上,千万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怀疑他的忠诚、能力或其他种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然决定用他,就相信他会给你带来业绩和成果。用人,却怀疑对方,这将招致对方的怨恨与不满,这样的合作不仅不长久还会让双方的事业和心情难免经历一番痛苦的波折。只有完全信赖对方,才能共同创造事业的辉煌。

142、节饮食,戒游戏

143、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故,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

14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王阳明不是说你不看花,花就不开,而是说你不看花时,花开花落对于你毫无意义;

145、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

146、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147、在这个物质至上、利益为先、价值追求和内心信仰极度缺失的时代,更是如此。有人用现实和生存为自己开脱,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远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先贤们也为我们垂范了穷达不堕、生死不移的骨气。

148、毋任情,毋斗气

149、你们必须时刻牢记仁礼,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做圣贤作为对自己的期望,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我只是可惜小时候太顽皮学习不够刻苦,又没有老师朋友来好好督促我,所以到了中年,也没取得什么成就。你们应当吸取我年轻时的教训,抓紧时间努力,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就像我现在这样。

150、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

151、后世所有与阳明心学相关的东西,基本都是从《传习录》衍生出来的。再看一看《知行合一》,这里说的除了王阳明智慧外,还有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更像是人物传记,关键是这两本书都是以现代的视角,这样我们看的时候,就很容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5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153、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154、译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气曝寒,才能看到松柏不惧严寒、刚毅坚强的个性;行事境地危险万分之时,才能显现出朋友中间哪些是真心朋友,又哪些只是酒肉朋友。

155、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156、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157、毋说谎,毋贪利

158、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

159、但是毕竟落榜了,如果你是王阳明,你会郁闷吗?肯定郁闷。实际上,王阳明也确实郁闷。王阳明是心痛了。对此,他还特意跟徒弟们开会商量对策,后先生曰: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动,理原本不动。

160、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王阳明心学全书原文【精选160句】

    友情链接: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