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62890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优选115句】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

1、训斥、家训、教训、训练、古训、训诫、军训、训令、培训、轮训、训话、集训、训诲、遗训、受训、训诂、训喻、整训、校训、训示、训词、训谕、冬训、互训、训导、作训、保训、训徒、阴训、训语、借训、玉训、训勑、训范、司训、训式、请训、反训、训民、训阅

2、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3、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4、足的拼音是由声母z和单韵母u组成的拼音zu,所以zu的韵母是u。

5、出处:郭沫若《革命春秋·学生时代》:“新开设的中学,更是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6、教训,训义、请训、借训、训誓、壸训、训长、训井、训范、训塾、训德、邦训、柔训、训俗、谌训、谘训、训领、仪训、遐训、训仪、训发、莫训、训翼、训保、训器、训束、训裁、公父训、训刑、训谊、隐训、训谐、训勗、训阅

7、例句如下:1.他认为这是自作多情,不足为训。

8、组词可分两类,“训”字在前或在后:

9、[wéirénshībiǎo]

10、释义: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11、可以用成语自作多情。意思是一相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成语出自沈从文《八骏图》:“得到那个短信时,达士先生看了看,以为这一定又是一个什么自作多情的女孩子写来的。”

12、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3、持之以恒奋发图强出类拔萃身体力行。

14、在后,配训、祖训、教训、军训等。

15、释义:谓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16、嘉言懿行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出自于《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17、当你在教训我的那一刻,我已经深深的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我一定会总结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18、为人师表:张老师为人师表,受之无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9、目不识书

20、造句:这部书叫《帝鉴图说》,出于明朝张居正的手笔,辑录历代贤主的嘉言懿行。

21、很多做榜样的成语,如:

22、简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启发。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23、形容学习不好的成语如下:

24、轨物范世[guīwùfànshì]

25、开路先锋[kāilùxiānfēng]

26、我已经得到这件事情的教训,我一定会让自己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

27、为所欲为【读音】wéisuǒyùwéi【解释】为:做。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出处】《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结构】动宾式。【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近义词】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反义词】安分守己【辨析】“为所欲为”和“随心所欲”都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但“为所欲为”偏重在做,大多是干坏事;“随心所欲”偏重在想,并不一定去干,也不仅仅指干坏事。【例句】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称王称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英译】act on one’s own will

28、组词,军训,培训

29、训,读作xùn,含义是说教也。繁体字“訓”,从言,川声。

30、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身先士卒的人,就需要在自己的行为中坚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勇于挑战困难,才能成为别人的榜样。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

31、一代楷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2、奉为楷模: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已经倒地的敌手,这足以使我们奉为楷模。

33、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34、以身作则:在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不断努力。

35、释义: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36、【独学寡闻】(dúxuéguǎwén):独学:指独自学习,不了解外部动向。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有井底之蛙含义。

37、囫囵吐枣

38、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39、为人师表

40、【目不识书】(mùbùshíshū):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41、垂范百世[chuífànbǎishì]

42、独学寡闻

43、释义: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44、句子:为人师表

45、独学寡闻: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46、奉为楷模[fèngwéikǎimó]

47、例句如下

48、例句: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49、释义: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50、这种行为能够激励别人的斗志和勇气,让他们也能够追赶自己的步伐,达到共同的目标。

51、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52、不一而足,足不出户,足不出门,丰衣足食,美中不足,捷足先登,酒足饭饱,手足情深,神气十足,无足轻重,不足为训,不足为信,心满意足,足智多谋,手足无措,手舞足蹈,评头论足,不足挂齿,亲如手足,立足之地,画蛇添足,举手投足,举足轻重,知足常乐,死不足惜,三足鼎立,顿足捶胸,金无足赤,不足为虑,微不足道,空谷足音,何足道哉。……

53、此外,“身教胜于言教”的理念也是以身作则的一种表现,在家庭、朋友、工作等各个领域都可以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4、非常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培训,我现在已经让自己理解了很多的事情,

55、困而不学

56、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57、言传身教轨物范世万世师表兢兢业业

58、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9、培训、军训、训诫、祖训、校训、不足为训、训练、武训、训诂、训诂学、家训、教训、培训中心、古训、军事训练、训政、训读、内训、遗训、训斥、圣训、集训、冬训、轮训、训导、训练有素、师训、庭训、过庭之训、司训、训徒、训迪、指法训练、规训、训爱、训话、受训、训戒、训言、互训

60、例句:爸爸妈妈不在家,小弟弟把屋里弄得~,不堪入目。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

61、我对于妈妈的训斥我已经了如指掌,我不会忘记妈妈对自己的一份交到。

62、【不求甚解】(bùqiúshènjiě):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63、一代楷模:他是我们学习的一代楷模。

64、答:因为“足”的拼音是:zu,读第二声。所以“足”的韵母是u.

65、以身作则

66、以身作则因为“以身作则”是一个很经典的成语,它要求一个人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别人,起到表率的作用,只有自己先做好,才能带领别人做好。

67、①教导训戒。②惩罚。③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经验或认识。

68、今天我跟妈妈在街上买了一只老母鸡,足有五斤多重,回到家后全家人都吃的好饱。

69、【困而不学】(kùnérbùxué):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70、答:教训。

71、组词,培训,教训

72、因为“以身作则”这个成语意为用自己的行为和品德来示范和引导别人。

73、例句1、今天我坐车的时候碰到一个胖子,足有300斤重,最可气的是他还坐在我旁边,挤的我动都动不了。

74、【肤浅末学】(fūqiǎnmòxué):肤浅末学是成语,拼音是,指学识浅薄。

75、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76、详细解释:

77、[fèngwéikǎimó]

78、奉为奎臬:有的干部把上级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结果工作还是没有做好。

79、不足为训勤勤恳恳请自隗始一丝不苟

80、我参加了这次军训,真的是太难了,简直让我每天都在炎炎夏日的太阳下暴晒。

81、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2、组词,教训,训斥

83、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学识浅薄

84、【囫囵吐枣】(húlúntūnzǎo):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85、为的成语:助人为乐、先入为主、舍己为人、一言为定、自以为是、左右为难、融为一体、碌碌无为、无能为力、蔚为大观、胆大妄为、指鹿为马、合二为一、转悲为喜、为所欲为、不足为训、歃血为盟、奋发有为、宽大为怀、叹为观止、转危为安、见义勇为、为期不远、画地为牢、为富不仁、各自为政、物以稀为贵、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勉为其难

86、垂范百世奉为楷模抗颜为师以身作则

87、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88、范水模山[fànshuǐmóshān]

89、例句:伯之~,一切予夺,俱取决幕僚。★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四十回

90、奉为楷模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

91、出处: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李士宁者,蓬州人,自言学多诡数,善为巧发奇中,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92、释义: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93、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

94、例句:你为人师表,要做学生们的模范。

95、出处:宋·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

96、肤浅末学

97、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98、出处:晋·范宁《春秋梁传集解序》:"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99、这世界上本没有谁离不开谁,再大的伤痛过后也会恢复。如果是一个不值得你爱的人,你又何必自作多情。

100、释义:垂:流传。范:典范。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101、这次培训对自己来说太简单了。

102、身先士卒因为这个成语表示的是自己率先走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路前进,成为了别人的榜样。

103、在前,训练、训斥、训责、训政等。

104、【一塌糊涂】(yītāhútú):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105、一塌糊涂

106、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它能够影响甚至改变身边人的人生轨迹,同时对于整个社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07、奉若神明:过去被人们奉若神明的老黑叔现在再也没人理睬。

108、原因:为人师表的意思是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一般用于老师的职业,是表达做榜样的最常用成语之一。

109、符合题目要求的成语有奉为楷模、奉若神明、奉为圭臬等。

110、同时,作为榜样也要有勇气和担当,敢于冲在前面、引领别人。

111、韵母:u

112、成为榜样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和品德素质,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自律和高尚的品德,以此来影响和感召身边的人。

113、jiàoxun

114、不求甚解

115、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里。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振聋发聩: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诛心之论: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遣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二、经常用错的成语(200个)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注意语境。易犯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易误用为贬义。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名:占有。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与教训无关。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大杖则走:父亲拿着棍棒狠打,儿子就逃跑。因为要是被打死,就会使父亲陷于不义。  呆若木鸡:本指已训练好的斗鸡,能心神安定,镇定自若,跟木雕的鸡一样。后来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当务之急:当前急需办的事。  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抵掌而谈: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抵掌:击掌,鼓掌。  回复位粉丝楼丁公凿井: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二三其德: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方外之士: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粉墨登场: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  改头换面:只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贬义。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狗尾续貂:比喻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一般用作贬义,或用作自谦。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合浦珠还: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借箸代筹:原意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来表示代人策划。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误用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苦心孤诣:苦心是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  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没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绿衣使者:指鹦鹉。后用来指邮递员。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回复位粉丝楼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声名鹊起:褒义。  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的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囊中盛锥: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指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相识,不应当使用萍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七月流火:是指七月里火星沉向西,流火,火星向下沉落;流:下沉;火:星名,“七月流火”说的是时令节气,没有一点气温高低的意思。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千载一时: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很多,难以说完。多指罪恶很多。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易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与“景物”无关。  若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贬义。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回复位粉丝楼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首鼠两端:首鼠:犹豫,进退两难。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醍醐灌顶: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不能误解为“万巷皆空”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一般用于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什么坏事都干。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另有“举案齐眉”。  相濡以沫:患难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休戚相关:休,喜悦。戚,忧愁。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与患难与共不同。  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儆,警戒,告诫。尤,过错。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饮鸩止渴:贬义。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振聋发聩: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正襟危坐: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炙手可热: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诛心之论:后指不问罪迹如何,仅就动机用心而加以遣责的言论。亦指深刻的言论或批评。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不足为训的例句和意思【优选115句】

    友情链接:

    分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