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63015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精选228句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

2、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

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5、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苏轼

6、天涯何处无芳草。

7、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名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以下是一些他的经典语录:

8、服人以诚不以言。《拟进士对御试策》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1、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苏轼《无题》"

12、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3、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14、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

1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6、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

17、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18、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应制举上两制书》

19、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苏轼

20、——苏轼

21、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苏轼

22、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苏轼

23、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苏轼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5、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刑赏忠厚之至论》

26、小诗有味似连珠。

27、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贺新郎》——苏轼名言

28、天下之理未尝不一,而一不可执。

29、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苏轼

30、·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31、生、死、穷、达不易其志。——苏轼

32、夕阳无语燕归愁——苏轼

3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4、从来佳茗似佳人。

3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36、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37、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前赤壁赋》

38、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39、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40、君子不重则不威——苏轼

4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4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4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4、·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45、水到渠成,不须预虑。《答秦太虚书》

46、见宋·苏轼《游金山寺》。金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唐、宋时屹立长江之中。乡国:家乡;苏轼故乡在四川眉山。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金山顶峰遥望家乡,长江南北的众多青山遮住了我的视线。大凡人在仕途失意之时,容易思念家乡,苏轼写这首诗时正是如此。他在这首记游诗中寄寓了浓郁的乡情,并流露出买田归隐的心愿。这两句是全诗写景抒情的框纽。江南江北的诸多青山,本是美好的景物,但作者登上金山绝顶不是为了欣赏江南风光,而是为了遥望家乡,此时,他只觉得这众多青山遮挡了他望乡的视线,因此笔下流露出埋怨嗔怪的意味。其实,从江苏镇江到四川眉山,相隔千里万里,即使是一马平川,想从金山望见眉山也绝不可能。这种跌宕的笔法,正是为了突出作者望乡的痴情。

4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48、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49、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50、宋·苏轼《谢馆职启》。名重:名望过大。于实:于事物的实际。副:符合。论:议论。疏:疏远,不为所容。这两句大意是:个人名望过大,难于与实际符合;非凡超俗的议论,常为世人所不容。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自御试。试前,苏轼上了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御试时又有《御试村科策》一篇。他在这些文章中系统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言词激烈,击中时弊,很受仁宗赏识,仁宗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指苏轼、苏辙)矣!”苏轼文章遂擅天下。但苏轼清醒认识到~,深盛危粟。正是他的这些议论,后来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也成了他在神宗朝、哲宗朝屡遭贬斥的根源。

5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5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53、·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54、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55、见宋·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圣人:这里指孔子。赤子:幼子。这两句大意是:孔子看到天下得不到治理,感到就像自己的孩子在水火之中一样焦急。《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欲得君以行道,可谓急矣。”~表现了孔子看到天下动乱,百姓痛苦,因而忧心如焚,急于推行仁政的急切心情。可用于表理爱民如子的恻隐之心。

5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57、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5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59、见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寿:长命。元气z精神。这两句大意是:人寿命的长短在于他的精神.而国运的长短在于社会风俗。人的寿命与其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精力旺盛,意志坚强。就不会为困难吓倒,不会为疾病屈服。国家的盛衰兴亡与民风民俗的关系至为密切。若民风淳朴,国家自然崇尚节俭.则人民可以体养生息.发展生产。若民风浮靡。社会习尚追求享受.好逸恶劳.国家就危险了。可以此说明国家兴亡与社会风俗关系甚为密切,强调教化的重要。

60、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答乔舍人启》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6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62、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3、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

64、宋·苏轼《广成子解》。瘠(jí急)土:贫瘠不肥的土地。稗(bài拜):稗子,生在稻田及低温地中形似稻子的杂草。这几句大意是:你种的是谷子,即使土地贫瘠,农人又懒得管理,它也不会变成稗子;你种的是稗子,即使土地肥沃,农人勤于耕作,也决不会长出谷子来。作者原意是说,品行端正的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也不会改变其正直的天性;而行为奸邪之辈即使生活于优越的环境中,也本性难移。此名句对条件的作用,环境的影响估计不足,但对事物本性难改的取喻还是可取的。

6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66、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此山中。

6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苏轼经典语录

68、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6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70、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71、见宋·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本句大意是:韩愈的文章使古文从八代骈偶绮靡的衰颓文风中振兴崛起。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他针对六朝以来社会上长期广泛流行的骈俪文体及形式主义文风,大力倡导形式与内容统一、适于表达思想感情的单句散行的散文。这一运动取得丁巨大的成功,改变了几百年来骈文几乎独霸文坛的局面,开拓了文章写作的新道路,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苏轼称赞他的文章是~。此句和清人刘熙载说韩愈“文集八代之成”(《艺概·文概》),都是对韩文的高度评价。

72、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73、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74、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策别十六》

7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名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苏轼语录·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

76、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水龙吟》

77、——苏东坡

78、心正则笔正。《书唐氏六家书后》

79、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广成子解》

80、·世事如今辣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81、名重则于实难副,论高则与世常疏。《谢馆职启》——苏轼名言

8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8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

84、见宋·苏轼《策别十六》。养:养护,调养。逸:安闲,休养。这两句大意是:善于养护自己身体的人,使自己既能够得到休养,又能够经常劳动。身体常安逸,则易怠惰失神,血脉不畅;劳动过度,则又会神形疲惫,这些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正确的作法应是有逸有劳,劳逸结合,使身体一张一弛,既能得到休息,又能得到锻炼,如此调济,方能身体康健。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必须劳逸结合,劳逸适度,人才能健康长寿。

85、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与谢民师书》

86、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7、见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蹙(cù促):收敛,折皱成团。浮花浪蕊:指春天轻浮、艳冶的桃、杏之类的花卉。这几句大意是:含苞半开的石榴花像折皱收束的红巾,专等着轻浮艳冶的花儿朵儿都凋谢净尽,才吐露自己的秾艳和幽芳,来陪伴佳人度过寂寞的时光。苏轼的《贺新郎》是一首托物取喻,寄意高远的写景咏物词。词的上片写夏日深院,幽居着一位冰清玉洁,孤寂无依的佳人。下片咏石榴花,把咏物和写人结合起来,亦花亦人,既写出了花之态,也写出了人之神。~是过片三句,写榴花艳丽文静,自甘幽独,不肯与浮花浪蕊为伍,而情愿与孤寂的佳人作伴。在这里咏花与写人已融为一体,是花是人,难以分辨。读者从榴花的形象看到了佳人的身影,又从佳人的孤高透露出作者的不遇之感。词人用比兴象征的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失意迟暮之感,这在词史上是富于独创性的。

8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8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90、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9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3、一蓑烟雨任平生。

94、人生识字忧患始。

95、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96、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苏轼名言

97、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游金山寺》

98、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超然台记》

99、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

100、苏东坡的作品对中国文学、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10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102、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3、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志林十三首》

10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05、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06、见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无所不至:无所不用其极。《论语·阳货》:“苟患失之(指失去富贵),无所不至矣。”伪:伪诈,欺骗。这两句大意是:一些人为了争权夺利,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上天是不容许他们这样伪诈的。这两句可借以说明:有些人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但天理难容,最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10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08、传神之难在目。《传神记》——苏轼名言

109、博现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进张琥》

11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1、两句现在可借用来说明作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

11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13、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

114、有,如下: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5、见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茫茫: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思量:思念,记挂。这几句大意是:十年来生死阻隔,谁也不知道谁的景况。不必有意识地思念,心中自然难忘。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写的。当时,苏轼因政治失意而离开京师,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知州,王弗辞世已有十年。二十一年前,十九岁的苏轼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夫妇之间十分恩爱。可是,王弗二十七岁时便在汴京去世,次年归葬于四川祖茔,这对苏轼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创伤。十年以后的正月二十日夜,苏轼又梦见了念念不忘的爱妻,醒来后写下了这首记梦词。~几句是词的开头。“十年”写诀别时间之久;“生死”从妻、我两方着笔,一在人间,一在黄泉,生死阻隔;“两茫茫”写音信渺茫永无相见之日;“不思量,白难忘”用寻常之语,道深长之情。“不思量”是自我宽慰的话,既然不能起死回生,那就忍痛节哀,好自为之吧!但感情却不肯听命于理智的指挥,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记忆里,要忘悼她,不思量,谈何容易!明明作者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亡妻,却偏从“不思量”着笔,再反跌出“自难忘”三字,大大突出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力量,笔势也显得摇曳跌宕。

116、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117、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苏轼经典语录

11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9、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议学校贡举状》

120、·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121、见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这两句大意是:杨花像花又不像花,人们不知道珍惜它,任其飘零。杨花没有美丽的形态,没有撩人的色香,故无人观赏,无人怜惜,自落自飘。这两句一反常人对杨花的鄙薄,而以同情的笔触加以描绘,将杨花的坠落归于人们对它不珍惜,可谓别有新意。

12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23、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做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24、谷太贱则伤农,太贵则伤末。——苏轼

12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26、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127、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128、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129、秋雨晴时泪不晴。

13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131、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132、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33、恃大而不戒,则轻敌而屡败;知小而自畏,则深谋而必克。《策断二十四》

134、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李氏山房藏书记》

135、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论周穜擅议配享自劾札子》

136、·长输不尽溪,欲满无底窦。

13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38、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39、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140、苏东坡的作品不仅有经典诗歌及散文,还有美食文化等等。

141、"苏东坡有多个经典语录。

14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3、丰凶相济,农末皆利。《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苏轼名言

144、其中一些语录被广泛传播和引用,成为经典的名言。

14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6、冤者获信,死者无憾。《宋子仪大理寺丞》

147、头虽长低气不屈。?——苏轼

148、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

149、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150、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15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2、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潮州韩文公庙碑》

153、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韩文公庙碑》

154、"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6、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157、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58、云海,天涯,两渺茫!,功成,名遂,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159、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

160、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61、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162、人间有味是清欢。

163、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16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

165、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题蓝田烟雨图》

166、世事如今辣酒酿,交友自古春云薄。——苏轼

167、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这两句大意是:水一流到就会成渠,不必事先忧虑。这两句在原文中是说:自己在黄州虽然经济拮据,但节俭度日,生活还过得去;到时真遇到困难,另想办法,~。意即车到山前自有路,水一流到渠自成,不必事先忧虑,表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的襟怀。后用“水到渠成”比喻一切条件都已成熟,事情即将顺利完成。

16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69、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盲。《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170、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送任伋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苏轼经典语录

171、断蛇不死,刺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续欧阳子朋党论》

172、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身:自己。人:别人。——苏轼

173、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苏轼经典语录

17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7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6、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

177、纪纲一废,何事不生?——苏轼

17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名句

179、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苏轼

180、送钱穆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181、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82、·我观人世间,无如醉中真。——苏轼语录

183、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184、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8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87、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现书。《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名言

188、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苏轼

189、"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0、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191、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192、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拟进士对御试策》——苏轼经典语录

19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194、宋·苏轼

19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96、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苏轼

197、天下大治,千载一时——苏轼

198、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99、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20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201、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谢民师书》

20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苏轼

20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苏轼

204、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淳落第诗》

205、宋·苏轼《志林十三首》其五。腐:内部变质。疑:对人对事有疑心。谗:谗言,坏话。入:听得进去。这两句大意是:物体必定是内部先变质,然后才生虫;人必定是对人对事先有疑心,然后才听得进谗言。物体内部不腐朽,虫子就没有孳生的环境和条件;而所以生虫,必然是物体内部先变质。对人对事如果很信任,谗言就不会乘虚而入;而所以听信谗言,则必然是内心先有了怀疑。这两句通过比喻,说明要想杜绝谗言,不为谗言所惑,先要自己明智不疑。

206、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07、赠岭上梅

208、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苏轼

209、善用兵者先服其心,次屈其力,则兵易解而功易成。《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

210、"2."知识是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

211、圣人视天下之不治,如赤子之在水火也。《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

212、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上神宗皇帝书》

213、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文说》

214、夜饮东坡醒复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2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经典语录

21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17、人生看得几清明。

2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1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22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21、·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2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23、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2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225、见宋·苏轼《后赤壁赋》。这两句大意是:山高大便衬得月亮小,水退落石头就自然露出。此名句原是描写自然景色,由于它警约而暗含哲理,后人常以之阐发道理。尤其是“水落石出”一句(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有“水落而石出者”之语),流传过程中意义逐渐定型,成为比喻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便会彻底明白的成语。

226、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苏轼

227、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苏轼

22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苏轼经典古诗词名句精选228句

    友情链接:

    分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