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71253

优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意思【50句】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意思

1、躬行实践:意思是亲身实行或体验。出自元•王恽《秋涧全集•紫山先生易直解序》:“欲见诸用者,不可先觉躬行践履之实际而取法焉,未见能造其窔奥也。”

2、“行”,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很明显是一个十字路口。后来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秦朝小篆、秦系简牍,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行”。

3、知行合一的例子名人:王守仁;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4、其语法作谓语、宾语;指亲身实行或体验。如躬行实践,乡人化之(明•焦竑《玉堂丛书•行谊》)。

5、“行”的基本含义为行列,如字里行间、罗列成行;引申含义为某些营业所,如银行、商行。

6、知行合一

7、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8、词语释义: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9、词语释义: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0、近义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1、【拼音】zhīxínghéyī

12、近义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易行难,心口如一。

13、扩展资料:

14、词语释义: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15、知行合一的近义词如下:

16、躬行之说蕴含知行合一

17、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18、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劳逸结合,德才兼备。

19、同义词之4:表里如一[biǎolǐrúyī]

20、【拼音】:zhīxínghéyī

21、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22、答案是知行合一。

23、【成语】:知行合一

24、身体力行。出自《论语·述而》。“躬”意为亲身、亲自,“行”指个人的道德修养活动。在儒家看来,要在生活实践中成就君子人格就必须身体力行。“躬行”之说蕴含着知行合一的观念。儒家反对人在现实活动中种种知行不一的行为,强调要将所认知的道德原则充分贯彻在自身的生活行动当中。

25、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就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26、【举例造句】:从晓庄师范到山海工学团,陶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是‘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力求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驾驭知识的能力。《文汇报》1990.3.11

27、从字面意思理解,所谓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指的是:要努力的去做事,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到知与行的合一。

28、言行一致,说到作到,身体力行。

29、【拼音代码】:zxhy

30、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意思

31、同义词之2:心口如一[xīnkǒurúyī]

32、【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33、晚清理学大师曾国藩,极力推崇朱子格物之说,并有其深刻洞见,把格物与教育目的论结合起来,强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达到通经致用目的。

34、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35、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36、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和;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

37、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38、学以致用,汉语成语,拼音是xuéyǐzhìyòng,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出自《为有源头活水来》。

39、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40、成语用法

41、知行合一就是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形容人对事物的认知与自身的行为保持一致。知行合一的近义词包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践诺守信,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42、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43、【解释】: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44、同义词之1:言行一致[yánxíngyīzhì]

45、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46、在日常使用中,“行”常做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如泪下两行。

47、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48、近义词有身体力行,无反义词。

49、【解释】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50、这样的成语有:身体力行,事实求是,躬行实践。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优选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意思【50句】

    友情链接:

    分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