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73310

于丹论语25句精选

于丹论语

1、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2、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给出的答案让我们乍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

3、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就会加重我们所信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

4、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5、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6、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shuH)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7、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8、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9、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10、有一个哲学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

11、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  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

12、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13、为什么会这样?

14、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15、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16、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尤其是都市里,原来的大杂院都拆了,建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挨着都送到的事了,已经没有大院一起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的情形了。往往是同在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邻居都认不全。

17、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18、你会觉得:我的好朋友应当对我好一点,我也会自觉地对他好一点。你会觉得:你们家有什么私事,比如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你们调停啊!

19、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20、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21、孔夫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幸福,还有子孙的幸福。

22、建议你看看何新的古文化新解系列,有论语的一本《思与行》。

2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24、因为周围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多了。

25、何新是当前中国顶尖学者,远远不是一般的靠炒作起家的文化名人可比。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于丹论语25句精选

    友情链接:

    分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