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为方便下次访问,快速获取最新爱奇艺会员,大家收藏(Ctrl+D)我们的网址!爱奇艺VIP每小时更新,百度搜“分享大师”!
2673564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启示69句精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启示

1、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源于对人的关爱和对国家的忧虑,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人本主义的,以培养社会有用之才和提高人的生活素质为目的,而不是为了使学生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

2、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一生教育实践的结晶,是在批判吸收中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体系,是其教育思想一以贯之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理。

3、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过去为改革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旧教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指导当时的实际生活,发挥过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即使到现在,它同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能给当前教育改革许多启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主题。

5、他认为教育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根据自身经验来建立知识体系。

6、陶行知主张学生要用心学习,融合知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观点:

8、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论,它包含三层含义:以生活为教育、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共生活而发展。

9、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10、二是“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对象和办学方针。它也有多层含义:打破围墙、面向社会的大环境办学、打破“鸟笼”利用社会的或环境办学。

11、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方法是“教学合一”。他说:“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段话说明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一味地赶进度是无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懂得多少再去判断如何教、教多少。

12、家庭教育的启示,提出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实施早期教育,要注重孩子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重视孩子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并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共同创设适宜的家校环境.

13、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4、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称其为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变革。

15、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16、首先,他认为人才培养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强调要注重人的道德、智力、体育、劳动等方面的发展。

17、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18、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归纳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先导、以实践为主导”。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和有担当的社会人。

19、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20、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

21、生活即教育。何谓"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针对中国教育长期脱离普通民众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提出来的,同时也是批判继承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出来的。

22、陶行知的三个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3、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主张教学做、工学团相互结合,劳力者劳心,劳心者劳力,行为知之始。

24、“教学合一”教有所成。

25、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名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

26、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27、他反对把学生当做机械而忽视其情感、兴趣和天赋,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28、肯定会有好处的,毕竟阅读量很大。

29、陶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理论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用我们坚定的步伐引领孩子走向光辉的胜利彼岸!

30、他认为教育就是人生的最高形式维度,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自由、独立、有思想、全面发展的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启示

31、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主题、以个性为基础”的“三以教育”。

32、篇二:陶行知读书心得

33、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的现实和需求,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4、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35、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36、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针对就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我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具有多方面的。

37、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38、最后,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不断自我革新的,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保证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高。

39、因此,他主张把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40、其次,教育方式上,他倡导以生活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主性,发扬民主教育和实践教育,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最后,关于教育内容,他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人文素质和民主意识,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总之,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一直被人们所赞誉和传颂,对于今天的教育事业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最后,他强调实践是教育的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富有人文关怀和实践取向的。

42、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他认为,教育应该按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进行,不能千篇一律。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重视自由、平等和民主。陶行知还强调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实际经验学习知识和技能,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身心健康,培育学生热爱生命和追求美好人生的意志力。综上所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实用、实践和全面,对当今教育仍有启示价值。

43、他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而非传道人,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而非单纯地灌输知识。他的教育理念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之一,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

44、他也认为情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使之成为有爱心、有激情、有责任感的人。

45、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我们在注重知行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竖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

46、此外,陶行知还认为教育不仅是学科的传授,还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国家、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家庭、亲情和友情等和谐关系的培养。综上所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宗旨,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很好的启示。

47、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他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身体、智力、情感、意志、美感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应得到发展。其次,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即要尊重并关注每个学生的天性、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量身定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第三,他主张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最后,他倡导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才。这些教育理念都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48、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9、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50、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51、他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批判思维,把生活融入到教育之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体验、感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2、“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53、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强项上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54、陶行知读书心得

55、启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主题。

56、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5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有四点启示:

58、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59、具体理念:

60、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包括教育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和体魄等方面。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启示

61、他强调知识的普及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人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他又反对教育的形式化教育,强调教育品质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育者要树立“心灵尊严第一”的理念。总之,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贴近生活,注重实践和情感教育,让每个人有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

62、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63、三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和工学理念。

64、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65、“因材施教”效果显著。

66、“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67、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注重生活体验、追求知识普及和关注教育品质。

68、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69、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行知教育丰富多彩的。学习陶行知,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作为我们教育现代化的一盏指路明灯。

转载请注明:分享大师-爱奇艺vip会员账号共享 爱奇艺会员账号免费 爱奇艺会员共享 爱奇艺最新vip账号 爱奇艺会员账号共享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启示69句精选

    友情链接:

    分享作文